第22章

    

他們都冇有有注意到....大唐皇宮之外已經是風起雲湧了!

金榜繼續盤點...

「李世民的父親李淵出身關隴世家..…八歲冇了爹….世襲唐國公。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是李淵的姨父...隋朝的二代皇帝楊廣是李淵的表弟。」

「李世民的母親竇室,身世與李淵不相上下,竇室的父親是北周王朝的大將軍,竇室的母親是北周皇族之女,竇室的外公是北周開國皇帝宇文泰。」

「李世民出生的起點,便是這世界的頂點。」

「有這麼一對優秀的父母,李世民接受了良好的幼年教育。」

「少年時代的李世民,經常跟著父親走南闖北,走過關中,河北,西北,河東等地,見過無數形形,色色的人。」

「正所謂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裡路,行萬裡路,不如閱人無數。」

「輾轉大江南北,使得幼年的李世民,已經擁有了超脫常人的見識和心境。」

「此時的他,已經可以獨當一麵。」

「李世民十六歲那年,在雁門關救出被數十萬突厥大軍圍攻的皇帝楊廣,初顯頭角。」

「李世民十八歲那年,天下大亂,為了能夠成就大業,他開始挑唆父親在晉陽起兵加入農民起義軍造反隋朝。」

「李世民第一次勸父親造反,對李淵說道:“如今暴隋無道,百姓疲於生計,晉陽城外都是戰場。父親如果隻滿足於現在的身份地位,天下到處是寇道,朝廷又嚴刑峻法,遲有一天,我們也會支撐不住。不如順應民心,在晉陽起兵,必定會有大批民夫來投,奪得天下指日可待。這就是所謂的‘天授之時’啊。”」

「他的父親李淵是個典型的兩麵派,聽了這話大驚失色,左右瞄了一眼,生怕這段話被楊廣的人聽了去,同時小聲的訓斥李世民:“你怎麼能有這樣的想法?被人知道會掉腦袋的。”」

「見到父親如此態度,李世民也便不好在勸。」

「事後,李淵把當天所有在場的第三者全部烹殺...李世民這才明白了父親的意思...簡單來說,他父親想要起兵造反...卻少了個立牌坊的理由。」

「當天夜裡..李世民找到了父親的好友裴寂...向他詢問對策。」

「裴寂對李世民說:你的父親畢竟是大隋的朝臣...起兵要有正當理由...否則便不得民心...就算有正當理由...也要再三推讓,清晰無誤的表達了自己對隋朝的忠心之後,萬分無奈之下才能起兵。」

「不久,李世民又第二次勸父親起兵,再次給足了理由:“父親大人,現在晉陽城外到處都是反民,父親大人您受詔討賊,這盜賊卻越剿越多。如果您能夠討蕩群賊,以您唐國公的身份,朝廷也會功高不賞,而且更加防備我們。父親如果聽從我上次勸您的話,就可以避免陷入兩難之境,我說的是萬全之策,請父親大人不要懷疑。”」

「這次,李淵仍然訓斥了李世民,但語氣之間,倒是不像第一次那樣堅決了,而是以無可奈何的口吻說再考慮考慮。」

「麵對父親如此優柔寡斷....李世民下定決心給父親來一幅猛藥。」

「為了給父親來一副猛藥,李世民私下再次找到裴寂商議,究竟該如何逼迫父親起兵呢,要知道造反的時機非常重要,晚了怕是連湯都喝不上。」

「裴寂和李淵關係匪淺...也想給自己添一筆從龍之功。有了這筆從龍之功,說不定他裴寂能從一個晉陽宮監一躍成為新朝宰相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