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禪讓劇本
點開下一節的內容時,於麗的餘光看到這時候己經有學生聽睡著了。
走下講台,來到倒數第二排的同學身旁,於麗輕輕地敲了敲桌子,“這位同學,現在還是上課時間。”
教室內瞬間安靜,大家都扭頭看過來。
於麗見他冇醒,示意旁邊的人將他弄醒,隨後自己重新走上講台,課堂進度不能落下。
“接下來我們要講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——夏朝。”
“說到夏朝,我們都知道是禹在約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夏朝,他在位期間征伐三苗,製定各種製度。”
於麗將自己帶來的書翻到所講內容,“那麼禹是如何上位的呢?”
“大禹治水的故事想必你們都聽過,帝舜在位時,大禹有治水之功,加上他曾向帝舜申請征伐三苗,也就是說,禹身上不隻有治水之功,還有軍功,當時的禹可以說是功高震主,帝舜迫不得己傳位於禹,美其名曰禪讓。”
(個彆說法)“在帝舜死後,禹模仿帝舜當年的行為,退避讓位給帝舜的兒子商均,然後在天下諸侯的支援下不得己上位。”
“接下來,我們可以看到教材,禹後麵本想傳位於伯益,但是禹的兒子啟上位了,那麼這裡麵也是眾多猜測,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……”於麗閉嘴,好像一下子說多了,不過看學生們個個挺有精神的樣子,她還是繼續說了下去。
“原本按照禪讓製的劇本,這裡的發展應該是伯益退避讓位給禹的兒子啟,然後在諸侯的支援下上位。”
“但伯益坐等諸侯來擁護他上位的時候,玩脫了,大部分諸侯冇來支援他,反而跑去支援啟了,那些諸侯都說,我們要讓帝禹的兒子來當君主。”
伯益:這……這跟之前的劇本不一樣啊?
誰換劇本了?
啟:這戲也該換換了,都演幾次了。
“還有一種說法是伯益主動讓位給啟,也有說法說伯益跟啟爭,冇爭過,被啟殺了。”
“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禪讓製要結束了,但這時候有人跳出來了,那就是有扈氏。
冇了演劇本的心情,那乾脆就撕破臉皮。”
“有扈氏堅決反對啟上位,還發動了叛亂。
據說有扈氏跟夏後氏之間是有點血緣關係的,那麼有扈氏的反對究竟是因為禪讓製還是因為押伯益輸了起兵呢?
這我們就不得而知了。”
可以說,如果一箇舊的政治製度冇有牽扯到個人的自身利益,正經人一般都不會表現的要死要活。
於麗心中這樣想道。
“接著有扈氏跟啟自然不可避免地打了一架,結果大家看書也知道,自然是啟贏了。
至此,啟的上位標誌著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,世襲製代替了禪讓製。”
治水之功疊加軍功,當時的大禹在那個時期來說,幾乎是最耀眼的大人物了。
這是拿三苗賺軍功呢。
不得己?
那可真是不得己。
壞了,我就是三苗,打的是我祖上。
虛偽的禪讓也比打仗好呀,打仗死人啊,苦的還是我們。
這個伯益估計是被啟給殺嘍。
既然有扈氏跟夏後氏是親族,那他反對什麼,啟上位於他們而言不是更好的事情嗎?
……秦,嬴政聽著聲音,心中想到:這就是權利更替的殘忍。
不過,伯益身後勢力不足,加上啟又有禹這樣的父親,以及多數諸侯的支援,一旦皇位牽扯到利益,誰能忍住不動手。
禪讓從某種程度上講,也是一種利益團體,將皇位禪讓給內部的人員。
嬴政揉揉太陽穴,伯益的根基說起來也不算淺,帝舜在位時,他就在帝舜身旁做事,後麵又得帝禹親自確定為繼承人,結果還是被啟奪了帝位 。
看來,皇權還是需要再鞏固一些,這天下的六國餘孽還需處理乾淨。
漢,劉徹聽完事情經過,心中也明白禪讓的終結是必然會發生的。
畢竟從三皇五帝到先秦時期,每個朝代都是主要以農業為主,人們世世代代生活在一個地方,通過結親方式,家族逐漸越來越龐大,勢力也會變大,親人之間也會有利益關係,更彆說陌生人了。
談及利益,就算啟冇有上位,後麵總有人會上位,將天下變成一個人的天下。
唐,李世民邊和百官商議朝事,邊聽投影儀傳來的話。
心中默唸:這位女夫子講的確實不錯。
不過,他還是猜測有扈氏反對是因為支援伯益,結果伯益冇成功上位,他們不反就會成為奴隸。
……剩下的朝代大多是由官員記錄,這裡就不一一描述了。
於麗一首冇動投影儀的畫麵,她現在在講題外話。
“接下來,我們講講啟在位發生的事情,這裡麵我們就說一下武觀之亂。”
“所謂武觀之亂,就是啟派自己的兒子武觀去西河,而武觀在西河的第五年起兵造反了,至於原因,我們不得而知,不過武觀發動的叛亂很快就被彭伯壽平息了,因為此事,武觀的繼承權肯定是冇了。”
“說到西河,我詳細說明一下,晉國人叫黃河晉陝段以西為西河,魯國人叫黃河下遊河段為西河,倘若武觀去的是魯國人說的那個西河,那麼他大抵是被派去對抗不聽話的東夷人了,因為我們前麵所說的伯益就是東夷人,估計是因為伯益失去了最高權力的繼承權,東夷人後麵不太服從夏後氏的領導。”
說到這兒,於麗還去瀏覽器上麵搜了一下當時的地圖,放出來方便學生們瞭解。
“但不管是哪個西河,在當時來講,都是比較重要的核心區域,所以啟會派自己的兒子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”
“在武觀被帶回夏都後冇多久,啟的人生就迎來了結尾,但啟的離開並不意味著夏後氏政權的麻煩也結束了,因為繼承權而分裂的勢力短時間不會再次團結,同時夏後氏與東夷族之間的鬥爭並未結束,或許武觀之亂也可能導致東部防線崩潰,東夷族對夏後氏的政權有著極大的威脅。”
“那麼在這種危機的情況下,是誰繼承了啟的帝位呢?”
“這個人就是太康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