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初茂推文
  2. 大宋詞引
  3. 第4章 兵敗閩國
蘇軾 作品

第4章 兵敗閩國

    

公元945年,在東南荒野上,一場場激烈的戰鬥正在展開。

李璟不甘蓋竹之敗,又起兵出征,南唐三路兵馬由查文徽率領,星夜兼程,兵鋒首指建州。

在苛政戰亂中積怨己久的閩國百姓,紛紛挑糧擔水,伐木開道,迎接能夠給他新的希望的南唐軍隊在此之後南唐大軍破赤嶺。

七月,攻克鐔州,八月,建州城城門在一陣石破天驚的撞擊之後,城門再也抵擋不住南唐士兵的步伐,兵戈呼嘯而過閩亂髮難者閩主王延政匆匆地出城做了俘虜,汀州(今福建長汀)、泉州、漳州守將,隨即俯首稱臣。

南唐鯨吞了除福州而外全閩的版圖,金陵喧騰了,但是將士們卻是被勝利的喜悅衝昏了頭腦,開始劫掠建州城,隨著建州城被毀掉的不止有城建還有閩國百姓對新生的希望,以及夾道歡迎南唐軍隊的信任,取而代之的是百姓們的仇恨。

畫麵一轉,金陵卻是歌舞昇平,璟帝展開全新的地圖,驕傲得滿臉笑容,彷佛回到了他剛剛登上皇位得時候,睥睨天下,一切都應該臣服在他的腳下。

他想,他必須一鼓作氣,將閩國吃下,完全併入自己的版圖。

公元946年夏。

璟帝頤指氣使,派人喚來樞密使陳覺,令他揮兵南下,兵鋒首指福州,讓福州守將李弘義到金陵稱臣,獻上福州版圖。

與此同時,璟帝的部將們己各儘其能,排擠或調離了原閩國降軍將領的刺史位。

降將的仇恨,在熱風中瘋狂的醞釀,反觀璟帝猶自在京城慢悠悠地享樂品嚐著勝利的果實。

陳覺去了很長時間,冇有帶回李弘義。

八月的熱風,卻吹來李弘義拒降、福州兵戈相接、大戰正酣的急訊。

璟帝這下開始慌了,急令魏岑、馮延魯率兵支援。

東南戰場,南唐軍隊好似神兵天降,一場壓倒性的戰爭過後,閩兵雜亂的倒在了他們想要保衛的土地之上,在福州城的外部,南唐的軍隊猶如雨後春筍接連拔地而起,李弘義明白,自己大勢己去但是他決計寧可委身吳越,也不降南唐,他向吳越請求援兵。

公元946年漸漸在兩軍對峙中進入了尾聲,新的一年正月,兩名契丹密使跨上駿美的馬兒,日夜兼程的飛奔在原野之上,而他們的目的地是南唐的首都金陵。

正在此刻契丹國的鐵蹄己長驅首入攻進汴梁,後晉帝被廢,契丹入主中原,耶律德光在進行了登基之禮後,登上了皇位,建立大遼,但更具誘惑力的訊息是--為了與南唐繼先世之好,契丹國主請南唐國主李璟會盟於邊境之上,並欲冊李璟做中原之主。

璟帝遙視閩南的戰場,想要出兵攻打,心中卻難免泛起陣陣悔意:“閩役憊矣,豈能抗衡中國乎?”長歎久之,於是拒絕契丹國主的邀約。

李璟冇有做出實質性的迴應,契丹認為南方冇有抗爭的餘力,契丹兵在中原開始恣意地燒殺搶掠,不過後晉軍民始終會奮起抗爭,宣泄自己的不滿。

密州(治今山東諸城)刺史皇甫暉、青州(治今山東益都)刺史王建、淮河沿岸重鎮成將,不約而同投奔南唐,他們請求李璟北上抗擊契丹,挽救正在被戰火灼燒的後晉百姓。

中原有隙,正可圖也!可慰烈祖臨去時,中原北望之慮,可救南唐江山於後顧之憂。

韓熙載見機,急向李璟上書:“陛下有經營天下大誌,恢複大唐盛威,今正其時!國之廢興,在此一念。

倘若契丹國主北歸,中原有主,再展宏圖則難矣!臣請毋失良機!